时间:2015-09-30 浏览次数:
What doesn'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!
对战GMAT,TOFEL大怪兽:
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,从来都不是,我羡慕那些一个星期突破750的人,我也曾经怀着7511族的梦想,但是,最后我明白了,我并不属于这个行列。并不是说我觉得自己永远没有办法达到7511,而是,我觉得我需要付出太多太多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,而对此,我觉得不值得。GT真的只是申请的一部分,而申请这一年的每分每秒都是那么的珍贵,合理的利用时间比埋头刷分其实重要太多,这个之后会继续说。
跑题之前,回到烤鸡考T的问题上。考G我考了3次,身边的很多朋友可能都只知道我考了两次,因为,中间那次,对我打击有点大,我一直都不太想提起。700-670-730。有朋友说,你为了30分再考一次值得吗?只有我知道, 我为的是60分。第一次考是2011年10月,大三上。准备了大概两个月吧,那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,然后傻乎乎地报了一个班,咳咳,实在是没有什么用,私以为G完全可以自学搞定。第一次没有任何经验,用了新东方的教材,然后看了一次官方指南(事实证明,太幼稚了!),狒狒逻辑,PREP2007(时间有限,没弄2008),机经。就这样凭着感觉弄了两个月,然后就上考场了。一战700,其实,挺出乎意料的。但是最可怕的是,这样的一次成功给我一种错觉,G其实不难嘛。
2012春节的时候,我决定再考一次。这一次,用上了PREP2008,狒狒数学,还有蓝本官方指南。只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吧,而且期间的状态非常糟糕。一方面因为过节各种精力不集中,另一方面春节期间的考试基本没有什么机经。所以我进入了一边焦虑,一边轻敌,再一边不停刷CD刷机经的诡异状态。拿到670的时候,说真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。春节都没有好好过居然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……眼泪刷的就掉下来了,心情整整低落了一个星期,爸妈劝我也听不见去,看到各种G的东西就觉得难受。但是也是在那个时候,我真正坚定了自己出国的信念。我很喜欢一句话:墙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到底有多想到墙的另外一边去。确实,我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了出国这条路的不好走,以及自己对出国的坚定。
颓废了一个星期之后,我报了3月的G。其实按理说,备考的条件要恶劣很多:宿舍比家里吵很多,时间更紧张,要同时应付G考试和学校的课程作业。但是这样的条件同样激发了我前所未有的效率。
我想重点介绍一下我三战的学习方法:语法是我的弱项,所以我看了Manhattan的语法书,一字一句仔细看,然根据里面的分类制作了一个Excel表格,就是CD上BAT大牛的方法,仔细总结错题。事实证明,语法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OG+Manhattan+prep,没有之一啊,真的可以短期突破,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!
(附链接:http://forum.chasedream.com/GMAT_Preparation/thread-591112-1-1.html)
逻辑的话,我本来就做的还可以,所以基本上就是OG,PREP,狒狒逻辑。其实狒狒的话,有些题目和GMAT的思想并不是很一致,所以看看就好,关键是它题目较长,所以锻炼读题做题速度挺有用的。顺便推荐一下CD上的逻辑小分队,和大家一起学习效率会比较高,而且可以关注一下大家的解题思路,有时候会很有启发的。
阅读,真心是我的弱项!我其实觉得到了三站也没有提高太多,真是失败啊。但是怎么说呢,阅读的话,我用的是OG,PREP还有那个60篇什么的,不是很记得了。阅读的话,木木阅读,小安暴力貌似对我的作用都不是很大,这个,真是因人而异的吧。不过我有一点很明显的感觉,就是GMAT不是你读懂了文章就可以做对题目的。最重要的是读懂题目!一定要看清楚问的是什么,这点是拿分的关键。阅读的话,读出文章的结构,一些例子,特殊的词语,大致记得在什么地方,然后就可以看看题目了。大家都说不可以回读,但是我就没有办法这样,而且我觉得大多数普通考生也很难做到,所以我觉得可以回读,但是这也意味要压缩你之前通读的时间。这就对抓结构的能力提出了要求。所以抓关键词,转折,强调,比较,这些统统是重点!其实坚持下来,即使阅读成不了强项,也不会太糟糕的。(小声说:再说我们有强大的机经……)
数学和作文,我觉得没啥好说的了吧,估计都是中国人的强项。数学的话,机经做熟,然后如果想要确保51的话,可以再做做狒狒数学,我很喜欢这个教材,难度偏难,但是解释详尽。至于作文,现在改革了,所以,我也就没啥发言权了,略过。
啊啊,我好啰嗦啊,G就写了这么多!恩恩,接下来是T。考T其实顺利了很多,我考完G之后就开始准备T,但是非常断断续续,就是每天不停背单词,然后课程不怎么紧张的时候就做做T的官方指南(这个材料很简单,只是用来熟悉一下题目风格而已,了解考试要求而已)。
真正开战的时候是6月中旬,考完期末考就开始了闭关。而且由于时间非常有限,我用的材料也非常局限。基本上新东方出的那几本厚书一本都没用上,TPO24套就是我全部的复习材料。事实证明,其实就是够用的了。
分块来说说吧。首先是阅读,我的弱项,最后28分其实我觉得挺侥幸的。用了TPO做题,然后看黄金阅读的解析,把错题分类总结看看自己错在哪里,哪种类型最容易错。这种方法其实提高挺快的,至少你可以从中看出自己的做题盲点,也可以看出出题者卡人的思路,坚持做完TPO24全部的分析,应该会有不小的提高的。
然后是听力。我很喜欢听力的环节,因为那种不停做笔记的感觉让我有种上课学习的快乐感觉。我的方法就是记笔记,我基本上会把草稿纸记满。当然,因人而异,我也听过有人觉得疯狂做笔记会分散精力。个人觉得,其实不至于,因为你是速记,只是写下关键词,提醒自己文章的结构(这点非常重要!)。而且记笔记的关键是,知道要记什么!
我那时候自己总结了一下听力的笔记点:
1.例子的作用一定要听,看例子是出现在什么地方之后的,分析它的作用
2.作者的态度一定要听(比如说对XX理论的评价)
3.自问自答一定要听
4.学生提问的回答一定要听
5.语气转折一定要听
6.听到具体时间的时候,注意听发生了什么事情!
然后继续总结错题,这里为什么错了,漏听了什么,理解错了什么。总之,熟能生巧,一旦耳朵熟悉了托福的出题方式,其实听力并不是很难。
口语,中国人的痛。其实,怎么说呢,我觉得突破托福的口语是有诀窍的,1,2题靠的是积累素材,后面考的是听力和模板。1,2题,这个我觉得机经实在是不怎么靠谱,题量太大,各种预测五花八门,拿来练习还可以,寄希望于机经就真的算了。这两题就只有一个练字!各种方面,比如说人物题材,校园题材,性格题材,各种各样的题材都准备几个小故事,然后说到烂熟,到了场上灵活应用,怎么样都不至于哑口无言的。后面的4题,我觉得实在技巧没啥,考的就是听力速记和整理素材的能力。如果听力的时候练过了,这里就压力不大了。
最后是作文,说是考用词,考句式,其实也没太觉得,只是写的越长越高分是真理。不说太多技巧上的问题,这些网上一搜到处都是,我想说说提高的问题。最好的提高写作的方法就是找人帮你改作文!没有之一!自己写完以为非常不错,别人一改完你就知道自己写的其实相当不怎么样。这是我在后来申请时候的感想了,每次Catie姐帮我改完东西,我都会有长进,起码学了很多正宗的表达。所以,去找人帮你改作文吧,肯定能迅速提高。